醫術精良起沉疴 翰墨韻妙潤心田
——記《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疑難危急病癥醫案》出版
胡艷紅
由國醫大師熊繼柏先生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疑難危急病癥醫案》一書,以雅致宣紙印刷、米色緞面精裝、仿線裝書鎖訂,既典雅又新穎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使人耳目一新。翻開內頁,81歲的耄耋老人——國醫大師熊繼柏先生用精美毛筆書法呈現自己從醫60余年來的醫案精華,48個經典疑難雜癥醫案,近300頁的雋美書法,醫文相融相映,先生扎實的醫學功底,深厚的書法底蘊,嚴謹的治學精神躍然紙上,使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古今醫案,是中國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醫家臨床經驗的記錄和總結。早在《史記》,即有最早的醫案記錄,當時稱為“診籍”。至明代,吳鶴皋先生指出:“脈案者,竊公案之義。醫者察得病情,立定方法,使病邪不能逃吾之方論,藥到而邪伏。譬之老吏聽獄,援律定刑,使奸人無所逃也!边@就道明了醫案格式:既說病情,又析病理,并讓人知曉治療病邪之醫方、法治。至清代,不但各種醫案進一步出現,而且其內容也是理、法、方、藥逐漸完備。清末至今,則各家醫案刊梓甚多了。
醫案在中國醫藥學發展過程中,起到參古鑒今、羽翼典籍的重要作用。中醫界有句俗語:“讀書不如讀案”,許多醫家在隨師侍診、抄錄醫案的同時,視醫案為學醫之終南捷徑。事實上,許多名家都是用這種方法學醫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更是從《肘后備急方》中得到青蒿素的萃取思路。自《史記》記載以來的醫案均由醫家自創,但由醫家自創并自書付梓的,鮮少,而國醫大師熊繼柏先生就位居“珍貴者”之列。
熊繼柏先生16歲開始行醫,理、法、方、藥極其熟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中醫全科專家。先生尤其擅長疑難病癥和急癥診治,并創新性地提出了辨清病性與病位的診治思路,采用中醫因證選方、依方遣藥的治療方法,取得了卓著的臨床療效,治療病患百萬有余。2006年熊繼柏先生受邀遠赴非洲,為阿爾及利亞國家總統布特弗里卡治愈疾病,享譽海內外。2020年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先生出任湖南省中醫高級專家組顧問,所定方略在全國好評如潮,親臨一線診治、搶救“新冠”危重病人,取得卓越療效。熊繼柏先生通曉中醫經典原著,潛心學問,出版專著20余部,其中有一部著作被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列為藏書。
《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疑難危急病癥醫案》為先生最新力作,書中48個經典醫案是熊繼柏先生行醫多年獨到經驗的精華,該書結合當下病患的難點、痛點,醫生的盲點、堵點,力在解決病患和醫生難題。這些醫案,典型真實,既遵循辨證施治法則,又展示理法方藥體系,可謂個個精辟可師。如“反復發熱四年不愈案”,醫案針對“濕熱痹病兼陽明頭痛”,三次就治愈。又如鄒某“三年失眠并舌上灼痛案”,患者失眠三年,長期服用安眠藥,每晚仍只能睡兩個小時左右,若停用安眠藥則徹夜不得眠,并且舌上灼熱疼痛,晝夜都需時時用冷水在口中含漱以求緩解,還伴有心煩、時欲悲哭等癥狀,醫案針對“陰虛火旺之失眠病癥”,三診后痊愈,熊繼柏先生在處方后補充文字:“《內經》云,心主舌,心氣通于舌,心藏神。本案病人失眠心煩,并且舌上燒灼樣疼痛,其心火上炎之特點已然明顯。故先用黃連阿膠湯育陰清熱,后用清心導赤散清心降火,使心火去而心神安,病獲痊愈!绷攘葦嫡Z,把發病根因,治療主次,一一點明,十分精確。
熊繼柏先生在高校兢兢業業從教30余年,深受學生愛戴,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香港浸會大學邀請授課,聽其授課可謂“一座難求”——先生不僅授課內容精辟獨特,語言幽默風趣,更為難得的是,其板書工整精美,給人以美的享受!秶t大師熊繼柏手書疑難危急病癥醫案》一書,近300頁酣暢渾厚、精到雋永的書法,讓無法親臨現場聽課的受眾一飽眼福。觀其書法,用筆嫻熟精到,結體收放自如,章法疏朗有致,節奏不疾不徐,如聽一首舒緩的輕音樂,在悠長雅韻中讓人不知不覺地安定下來。中醫藥文化、書法藝術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善書法者眾,能醫者多,但能將醫術和書法二者完美結合者,東晉有葛洪,南朝有陶弘景,清初有傅山,但當代甚少。熊繼柏先生這本新書,用精美書法藝術表現精湛醫學功底,這是一種智慧,亦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精神。
文以載道,載醫之道,載書之道,81歲的熊老將醫案、書法二者完美結合,精美呈現,既展現了中醫學的精華,又彰顯了中國書法的精湛,更是示范了中醫前輩扎實嚴謹的求學治學精神!秶t大師熊繼柏手書疑難危急病癥醫案》,實屬不可多得的中華文明瑰寶薈萃者。擁有它,既可學習熊繼柏先生高尚醫德與精湛醫術,也可欣賞其精美的書法藝術,這種集多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于一體的薪傳珍品,更是可以好好珍藏,讓中醫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振興、發展。特予推薦。(作者系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