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攸縣拉子豆制品公司,一批新制作的香干打包裝箱,發運西班牙。
從“土特產”到“湘贛紅”,從“好吃少人知”到出海闖天下,攸縣豆腐(香干)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去年,生產加工量3萬噸,產值突破20億元。
傳承創新磨出好豆腐
攸縣人愛豆腐愛到骨子里。當地人劉鐵建說,攸縣人要是三天沒吃豆腐,就有人笑他“吃海參燕窩去了”。
為做出一片正宗的攸縣豆腐,不少老豆腐坊嚴守古法。
逢圩趕集,攸縣石羊塘農貿市場豆腐攤前人頭攢動,賣得最快的往往是“九爺豆腐”。
“九爺豆腐”的制作人符福齊,是攸縣豆腐第五代傳承人。每晚,他都要磨30公斤左右黃豆,嚴格按燙漿、篩漿、煮漿、點膏、壓制等12道工序制作豆腐、香干。為了吃到“九爺豆腐”,有人不惜搭車一個小時前來購買。
時代在變,豆腐“磨技”也在變。
2018年,32歲的符智波從父母手里接過豆腐作坊,創辦蓬飛食品公司。沿用傳統豆腐制作工藝的同時,引入現代食品工業工藝,迅速發展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豆制品生產企業,產品遠銷海外。
近年來,攸縣豆腐(香干)因其風味獨特、口感誘人、制作精良、工藝考究,入選“十大湘菜”系列,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亮相上海世博會,漂洋過海走向世界。
龍頭帶動壯大產業鏈
攸縣豆腐(香干)雖廣受消費者喜歡,但很長時間都少有知名企業、知名品牌。
有好產品,也要有好品牌。攸縣將目光聚焦在龍頭企業的培育上。
攸縣努力引導要素資源向大豆類省、市龍頭企業聚集,激勵企業向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邁進,同時推動豆制品加工企業強強聯合,組建現代化豆業集團,提升綜合實力。
鐘東鋒專注豆制品研發和品牌提升,注冊的“湘東情”商標,被評為湖南省著名商標。他順勢而為,請來省農科院專家指導,研發攸縣香干系列產品、休閑食品、肉制品等30多個優勢產品。
南國宏豆食品有限公司線上發力,今年來線上銷量持續攀升,日銷量穩定在3萬包左右。不少外地人通過網絡購買,吃到正宗的攸縣豆腐(香干)。
目前,攸縣有豆腐(香干)企業、作坊400余家。其中,豆腐(香干)生產加工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注冊商標50個,獲得“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4家。
龍頭帶動,產業興旺。攸縣豆腐(香干)產業帶動從業人員3萬多人,去年生產加工豆制品總產量3萬噸,產值突破20億元。
政府搭臺提質“湘贛紅”
4月23日,為期3天的攸縣首屆“豆腐工匠”評選活動落幕,廖冬娥、朱三乃、曾先進等19人領走“豆腐制作能手”獎牌。
此次活動共吸引200余位豆腐制作“行家里手”同臺競技,吸引8萬人參與,線上線下銷售“攸縣豆腐”相關產品近1200萬元。
政府搭臺,唱的是樹品牌促發展的戲。
2018年,攸縣豆腐(香干)納入湖南省“一縣一特”農產品目錄并獲傾向性扶持。株洲市將攸縣豆腐(香干)列入市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并將打造攸縣豆腐(香干)品牌作為株洲市農業品牌強農行動的重點任務和加強湘贛邊區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
2020年,攸縣爭取省級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項目、皇圖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強鎮創建項目,扶持大豆種植、豆制品加工、香干產業園建設、產業鏈打造、科研等。在“十四五”規劃中,將豆腐(香干)產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編制專項規劃。
2021年,攸縣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于豆腐(香干)、油茶兩大產業的提質升級。
近兩年來,攸縣打造“攸州優品商城”,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拓寬豆腐(香干)產品的展示渠道。創新品牌宣傳方式,啟動攸縣香干logo與廣告語征集、開展攸縣香干縣長直播帶貨活動等。大力推行農產品“身份證”追溯管理制度,全縣20余家豆制品加工企業納入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平臺。
打造香干品牌、弘揚豆腐文化,攸縣豆腐(香干)走出湘贛邊,成為湖南叫得響的農產品。
目前,位于攸縣皇圖嶺鎮港口村的攸縣香干產業園搶抓施工,預計10月底一期竣工投入使用。該項目投資4.7億元,建成后將力推攸縣豆腐(香干)產業向年產值30億元跨越。